1.再次起訴
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經過了快速發展的早期階段,各大跨境電商平臺也開始加速構建平臺生態,合規愈發重要,在未來沒有布局知識產權的賣家發展會更加困難。
近日,又有一樁女裝維權的事件被公之于眾,原告公開了被告名單,包括店鋪名、店鋪鏈接、涉案版權證書和部分侵權范例等內容。
侵權范例 圖源:青楓TRO案件和解應訴
這場維權的原告是我國Rotita服裝公司,該女裝出海獨立站大賣成立于2009年,專注于女性時尚,致力于為女性提供眾多時尚、潮流的搭配,其產品包括連衣裙、上衣、外套、褲子、鞋子等,在行業中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口碑。
Rotita獨立站截圖 圖源:Rotita
據了解,為了保護自己的品牌,該公司也是女裝維權的常客了,光是今年就已經發起多次維權。例如在今年2月,Rotita便在X網站控訴某平臺上大范圍盜竊和抄襲,包括旗下2000多個款式產品設計、超12000張產品圖片。而在今年7月,又有約200家店鋪被Rotita起訴。
隨著各大電商平臺監管力度的加強,侵權行為也是“無處遁形”,因此對跨境賣家而言,千萬不可抱有僥幸心理,以身犯險。
2.合規勢在必行
坦白來說,近兩年“合規化”已成為賣家出海的重點關注對象,因為倘若一個不注意碰到了紅線,就很有可能產生巨大的損失和負面影響。
據《2024中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糾紛調查》顯示,在2023年中國企業在美新立案和結案的1762起知識產權訴訟案件中,涉及跨境電商案件的有1092起,而中國企業作為被告的案件占比為94.60%,高達上千起。
關于“侵權”問題,賣家最怕的問題之一就是跟一些常見商品,特別是跟爆品“撞”了,而這種情況也不在少數。
就比如衣架,作為生活種常見的一個玩意,造型上大多也大差不差,但如果被注冊了專利,銷售類似產品的鏈接就有下架的風險。據悉,珠海某跨境公司從今年2月就開始申請了一款衣架專利(編號:USD1047470S1),在亞馬遜上搜索“Clother hanger”,能發現有大量類似產品。
衣架專利與亞馬遜上同款商品對比 圖源:亞馬遜
除了生活用品,服裝鞋靴產品也是侵權事件的高發區。例如今年5月,一款洞洞鞋申請了美國外觀專利號,專利號為“US D1,028,441 S”,都知道洞洞鞋的外觀極其相似,再加上這是一個爆款商品,售賣的商家不在少數,被注冊成專利后這些產品也極有可能被判定為侵權。
洞洞鞋外觀專利信息 圖源:跨境侵權調查員
諸如此類的情況還有很多,總的來看,賣家還是要保持關注相關動向,在發生情況時及時做出侵權防范措施。除此之外,賣家不僅要防止侵權別人,也要防止被別人侵權,一旦發生損失自身利益的情況,要用法律的武器保護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