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掛運輸是指汽車列車按預定的計劃,在各裝卸作業點甩下并掛上指定的掛車,繼續運行的一種組織方式。
可使載貨汽車(或牽引車)的停歇時間縮短到最低限度,從而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牽引能力,提高運輸效能。在同樣的條件下,可比定掛運輸有較高的運輸效率。
主要模式可分為以下3種:
● 一線兩點一端甩掛
牽引車在裝貨點A甩下掛車,掛上已經裝好貨物的掛車,運行到貨物的目的地B,牽引車在目的地B等待卸完貨之后,拖空或者裝好貨物的掛車返回A點,進行下一輪的甩掛運輸。
● 一線兩點兩端甩掛
牽引車在裝貨點A掛上已經裝好貨物的掛車,運行到達卸貨地點B,甩下有貨物的掛車再掛上空的或者裝好貨物的掛車返回裝貨點A,進行下一輪的甩掛運輸。
● 多點裝卸貨循環甩掛
在閉合循環回路的各個裝卸點上,配備一定數量的周轉掛車,當牽引車到達一個裝卸點后甩下所牽引的掛車,等待卸貨或者裝上裝好貨的掛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在另外一個目的地也重復這樣的動作。

想要用好甩掛運輸,還需了解這四點使用要素:
1.貨源穩定充足
雙方轉運倉貨源存儲穩定,規劃運行多頻次,流量形成對流。
2.車輛性能好
甩掛對車輛性能要求較高,通過甩掛的運作設計實現“停掛不停車,人停車不停”。
3.距離適當
400公里以內線路運行操作節點可控時間較好,較易規劃。400公里以上的適合目前小甩掛模式(小型掛車),要求時效性關注較強。

4.道路情況良好
道路情況包括道路好壞、流量較大導致擁堵、紅綠燈設置等。
我國甩掛運輸現狀:
甩掛模式可以說是充分使用車輛資源,效益最大化,相比于發達國家成熟的甩掛運作,我國運輸甩掛模式可以說是在起步探索中。
隨著國家對于物流業提出的行業升級以及運輸節能減排等規劃落實,我國大中型物流企業開始逐漸發展、試點。然而現階段我國甩掛模式發展緩慢,受諸多方面因素限制。
1.車輛標準不統一,所有權被隔離
物流業作為支撐國民經濟運行的基礎,社會需求量很大,而其中數量最龐大的就是專線企業,它們的準入門檻低,對經營者的管理能力、車輛配置及資金規模要求小,所以吸引了不少夫妻檔、車老板的加入。
為了降低資金壓力,這些小微企業購車時多以價格為導向,導致每家企業的購車標準都不統一,自己的牽引車甩自己的掛尚且可行。

但難以對接上其他公司的掛,而且在甩掛運輸的過程中會涉及到掛車所有權的問題,沒有達成合作的話,這種所有權是隔離的,難以在全國范圍內實行起來。
2.城市發展差異大,往返線路貨量不對等
歐美國家的城市、工廠分布基本集中在沿海地區,但我國卻因為受地形和歷史城鎮布局的影響,城市密度分布不均勻,受此影響,我國的工業布局也比較散亂,而工廠是大多數物流企業的貨源地。
貨源地過于分散對于物流企業來說并不是好事,為了得到更多的貨源,物流企業需要布局更多的線路和車輛,但并不是所有的線路上都能拉到返程貨,往返線路上的貨量不對等造成的空車油耗、人力成本都不小。

3.物流管理模式落后
雖然目前國內部分物流企業和車主,已經越來越注重運輸的穩定性和時效等服務因素,但整體上經營模式還比較落后,更多的是以壓縮利潤拼價格為主要的競爭手段,這在小型物流公司和個體中尤為突出。而部分規模較大的物流企業通過更穩定的貨源和運輸整合、管理能力,形成了從接貨源、配貨調度到運輸的流程,更適合高效的甩掛模式。
4.硬件資源有待完善
說甩掛運輸是實現降本增效的最佳渠道,它的降本體現在哪里?增效又體現在哪里?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用“掛停車不停”換來“貨停車不停”,除了要有足夠的貨量支持,最重要的還是硬件資源——場站和車輛。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源自互聯網,由出海club后臺編輯整理匯總,其目的在于收集傳播行業新聞資訊。出海club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為,請聯系網站管理員,本站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