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放澳洲本地賣家入駐
近幾年來,Temu一直沒有停止過全球化擴張的步伐,全球電商版圖越做越大,也交出了不少亮眼成績單。如今,單純的跑馬圈地已經滿足不了Temu的商業野心,于是該平臺又將重點放在了推進本地化戰略上。
有消息指出,近日,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臺Temu宣布正式面向澳大利亞本土賣家開放平臺,這意味著從此以后,當地企業可以通過Temu這一低成本渠道,直接接觸到澳洲當地購物者,并向他們銷售商品。?
Temu向澳大利亞本地賣家開放平臺 圖源:Power Retail
Temu發言人對此表示:“對于消費者而言,本地賣家的加入意味著他們能夠在Temu上享受來自澳大利亞賣家的更多選擇,而本地企業也可以利用Temu這一低成本渠道與數百萬購物者建立聯系,從而創造新的擴張機會并吸引新客戶。”
這一消息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不僅標志著Temu在澳大利亞市場的戰略布局進入了新的階段,也預示著當地跨境電商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變革。自2023年進入澳大利亞市場以來,Temu就憑借著獨特的商業策略,取得了不少令人矚目的成績。
Power Retail的數據則指出,2024年,Temu不僅是澳大利亞iPhone用戶下載量最高的程序,同時也是全球下載量排名第一的購物類應用。而在Similarweb發布的2025年澳大利亞數字100強報告中,Temu也躋身成為澳大利亞增長最快的網站,獨立訪客數量同比增長72%。
Temu澳大利亞流量大爆發 圖源:Power Retail
不難想象,隨著Temu全力推動澳大利亞市場本地化戰略,該平臺在澳大利亞的發展將更上一層樓。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澳大利亞本地賣家能更好適應平臺節奏,更快實現出單,Temu還承諾提供多種政策扶持。
首先是入駐門檻設置上,Temu為澳大利亞本土企業大開綠燈,允許這些賣家直接入駐,并且無需跨境物流成本,交付周期縮短至3-5天;此外,本地商品還享有搜索加權和“本地優選”標簽,能有效提升曝光度;在合規支持方面,Temu還同第三方服務商展開合作,為賣家提供ACCC認證、GST稅務申報等一站式合規服務,以規避政策風險。
Temu澳大利亞購物網頁 圖源:Temu
二、在下一盤大棋
不得不說,自Temu在海外市場上線以來,其發展速度就遠超所有人的想象。
僅僅兩年時間,其商業觸角就已深入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流量也是突飛猛進,成為過去10年中唯一進入全球訪問量前20的電商企業。美國頂級金融顧問機構Bernstein reports指出,目前Temu已經超越老大哥亞馬遜,成為全球活躍用戶數量(MAUs)最多的電子商務平臺,流量一騎絕塵。
Temu平臺廣告 圖源:Temu
不過,盡管Temu“像億萬富翁一樣購物”的口號已經響徹全世界,但它還是沒有停下前進步伐,持續加碼電商業務的價值提升。
著眼當下,Temu已告別初期野蠻生長的階段,單純依靠市場拓張的粗放式增長模式,顯然難以支撐其現有的商業體量。更為嚴峻的問題在于,監管政策的持續收緊、競爭對手在低價賽道的密集布局,以及用戶對低價策略逐漸形成的消費慣性天花板,都在不斷限制Temu的增長空間。
可見,走到出海下半場,Temu是時候整點新花樣,而本地化戰略就是Temu提交的創新方案之一。
進入2025年,Temu加速“本地對本地(L2L)”模式全球化布局,除了澳大利亞,該平臺此前還向美國、歐洲、亞洲等主要市場的本地企業開放平臺入駐。不久前,Temu還將該模式推向新興市場墨西哥,宣布自2025年4月起,任何在墨西哥注冊的中小微企業,只要擁有本國庫存,都可以申請入駐,而此前只有受邀請的賣家才可以入駐。
向墨西哥本地商家開放入駐圖源:vanguardia
從L2L模式我們可以看到,已積累起龐大流量優勢的Temu正試圖實現戰略轉型——從“全球賣貨”走向“全球生態共建”。不難猜測,招募賣家只是Temu邁出的第一步,未來該平臺還將在商品結構、服務體驗等更深層面實現本土化改革。
也許拼多多Temu心里也明白,在流量紅利見頂的后出海時代,單純依靠價格戰和營銷驅動的增長模式已難以為繼。全球電商競技的下一個賽點,已從流量爭奪轉向本土深耕,唯有真正扎根異國土壤的玩家,才能贏得這場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