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音控股一季度業績大跌
有這么一家國產手機公司,市場份額曾經超越華為、小米,被美國《時代周刊》列為2024年“全球100大最具影響力企業”之一,它就是深圳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說到傳音控股,可能很多人沒聽過,但它卻是名副其實的國貨之光,旗下手機產品遠銷非洲、南亞、東南亞、中東和拉美等市場,由于在非洲業績表現突出,傳音還被譽為“非洲手機之王”。
市場調研機構IDC數據指出,2024年,傳音以1.9億臺總銷量(包含功能機約8000萬臺)強勢超越小米、華為,躋身全球手機品牌前三。
傳音手機在非洲市場的實體店 圖源:聯合報
不過,自今年以來,這家憑借“非洲下沉市場”橫掃全球的手機巨頭也開始走起下坡路。
IDC最新發布的數據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1.5%,多家手機企業銷量取得進步,然而,老面孔傳音卻意外跌出全球前五,歸為“Other”(其他)一類,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22%以上,被小米、OPPO、vivo反超。
而這種萎靡也體現在業績上。
傳音控股最新發布的財報數據就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傳音控股實現總營收達130.04億元,同比下滑25.45%;歸母凈利潤為4.9億元,對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69.87%;扣非凈利潤為3.43億元,同比大幅下降74.64%,總體業績呈現營利雙降的局面,創下該公司近五年來的最差表現。
一季度傳音控股營收利潤雙雙下滑 圖源:傳音控股
與此同時,傳音控股毛利率和現金流兩項核心財務指標表現也不佳,其中毛利率同比下滑3.17個百分點來到21.28%;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則下滑76.05%,達到28.4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傳音控股的業績頹勢早有征兆。2024年年報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傳音實現營業收入687.15億元,同比增長10.31%;歸母凈利潤55.49億,同比僅增長0.96%,不管是營收還是利潤增速與2023年相比都呈現放緩態勢。
傳音控股2024年業績表 圖源:傳音
二、對手打入非洲大本營
“從內羅華的機場道路到坎帕拉的貧民窟,從肯尼亞的邊境小城Kisii到盧旺達的旅游城市Rubevu,只要有墻的地方,就少不了傳音手機的涂墻廣告。”2022年華鑫證券這份極具畫面感的研報,生動勾勒出傳音在非洲的統治級存在。
傳音手機在非洲投放的廣告 圖源:科技專家
自2008年瞄準非洲市場以后,傳音就目標明確,針對非洲手機消費者的一系列痛點,推出了“四卡四待”、“黑膚美顏”、“太陽能充電”“防汗防塵”等差異化功能,迅速打開了市場。
盡管在本土名氣不如華為、小米,但靠著非洲大本營的助力,傳音2023年成功以小米手機大約三分之一的收入,拿下了其60%左右的毛利,成為“悶聲發財”的典型代表。
傳音Comon C8黑膚美顏 圖源:傳音
然而,樹大招風,傳音在非洲市場的成功也引起了同行們的注意,目前在非洲市場,傳音雖仍以49%市占率穩居榜首,卻已聽到身后追趕者的腳步聲。
2024年,小米旗下子品牌Redmi開始大舉進攻非洲市場,主推包括紅米A2、Note 12 4G在內的高性價比機型,并且成效顯著,2024年第四季度,小米實現了非洲地區手機出貨量22%的增長。
無獨有偶,脫離OPPO后獨立運營的手機品牌Realme(真我)也采取了低價策略,2024年第四季度該品牌實現了70%的出貨量增長,而其Note系列智能手機出貨量更是狂飆89%。
多家手機廠商進軍非洲市場 圖源:新青年科技
面對外部競爭,傳音手機也在積極自救,不僅將目光投向了拉美、東南亞、中東等地區,而且嘗試實施多元化戰略,圍繞手機業務推出自研瀏覽器、應用商店,并布局流媒體、短視頻與移動支付等板塊。
不過,且不說非洲互聯網尚未進入成熟的商業變現階段,目前傳音相比起小米、OPPO等競爭對手,在移動應用開發上就不具備優勢,因為傳音控股更像是一家單純賣手機的“硬件公司”,而小米、OPPO等品牌早已更進一步,將硬件、軟件、服務整合成完整的生態。
總而言之,當實力更強的對手涌入,光靠低價策略很難長久,未來傳音若不能拿出更多有競爭力的方案,“非洲手機之王”的神話可能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