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設機器人配送中心
用科技創(chuàng)新事業(yè),這是亞馬遜始終遵循的準則。
最近,亞馬遜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正式開設了一個機器人配送中心,該中心占地面積約280萬平方英尺(約等于26萬平方米),一次可容納約3200萬件商品,耗資超3億美元,是亞馬遜在馬薩諸塞州的最大一筆投資。
亞馬遜新機器人配送中心 圖源:supply chain dive
具體到應用層面,這座四層樓的配送中心配備了數百臺亞馬遜機器人,每臺機器人可舉起1500磅(約等于680公斤)的重物,幫助1000多名員工處理數萬份在線訂單,包括書籍、電子產品、玩具和家居用品。
據亞馬遜統(tǒng)計,自2010年以來,亞馬遜已向該州投入約230億美元,開設了8個配送和分揀中心、17個配送站和一個Prime Now快速配送中心。眼下,把機器人引入配送站點,不僅能將該州的商品配送時間減少四分之一,還能提高運輸準確性,擴大當日和次日送達的商品種類。
事實上,機器人技術一直是亞馬遜的一項重要發(fā)展戰(zhàn)略。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亞馬遜都在積極投入資金,研究機器人配送,以此減少人工成本,同時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今年5月,亞馬遜推出首款具有觸覺的機器人Vulcan,它能夠在大約1平方英尺(約等于0.09平方米)的隔間里正確拾取貨物,像人類一樣,知道什么時候該伸手,什么時候該用力,每次該用多少力,并且會在適當的時候停下,不出現破壞性卡頓。
亞馬遜首款觸覺機器人 圖源:aboutamazon
在此之前,亞馬遜已經在物流配送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部署了智能機器人,比如機器人系統(tǒng)Sequoia可實時處理庫存信息,提高庫存周轉效率;Titan專門用來搬運大件物品;Sparrow可拾取單個商品并將其轉移至特定貨箱,然后在包裝前傳給人工;Robin從傳送帶上抓取包裹,并將其放入機器人驅動裝置。
截至目前,亞馬遜已在物流環(huán)節(jié)部署了九種類型的機器人,并在其物流網絡中部署了超過75萬臺機器人,協(xié)助處理75%以上的在線訂單。
亞馬遜物流機器人 圖源:aboutamazon
亞馬遜首席執(zhí)行官Andy Jassy在2月份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自從我們在物流領域整合機器人技術以來,我們已經在成本節(jié)約、生產率提高和安全性改善等方面實現了極大進步。我們從機器人創(chuàng)新中獲得了巨大價值。”
接下來,亞馬遜的規(guī)劃是,利用機器人技術,在配送高峰期,將下一代物流設施的服務成本再降低25%。
二、新技術賦能電商配送
作為當下最受關注的前沿技術,AI、機器人等其實早已深度融入電商行業(yè),尤其是物流領域,這里頭通常會有大量的體力勞動和重復性勞動,是應用新技術的最佳場所。
也因此,現在擁有自營物流能力的平臺,基本都已部署或者規(guī)劃了新的技術型物流項目。比如韓國第一大電商平臺Coupang,今年一季度,Coupang便已落地了兩項AI物流中心建設計劃,總投資額達3000億韓元(約合2.05億美元)。
并且,未來,Coupang還計劃在全韓9個地區(qū)都新建一批物流基礎設施,將其王牌業(yè)務火箭配送覆蓋整個韓國市場。
Coupang火箭配送計劃覆蓋全國 圖源:yna.co.kr
今年3月,菜鳥推出最新配送設施窄帶直線分揀機,專門針對歐洲物流配送,適用于多數小型快遞公司,因為這些物流設施內部通常人手緊缺,且大小件混合處理,因此需要占地面積更小使用更靈活,回報率更高的配送設施。
除了常規(guī)物流配送,一些平臺也積極發(fā)展其他前沿的配送方式,比如無人機送貨。在北美市場,亞馬遜和沃爾瑪便是兩大致力于投資無人機送貨的電商巨頭。
去年底,亞馬遜推出最新款送貨無人機MK30,可配送一件重量不超過5磅(約4.54斤)的符合條件的商品。從點擊“下單”到商品送達,整個過程只需60分鐘甚至更短。目前,這項服務已經覆蓋超6萬種商品。按照亞馬遜的規(guī)劃,預計到2030年,將通過無人機送貨實現每年交付5億個包裹。
而在最近,沃爾瑪無人機送貨迎來新進展,預計今年內,沃爾瑪無人機送貨將在美國拓展五個新城市,在大約100家門店附近上線。在此之前,這項服務主要集中在達拉斯州的18家門店。
沃爾瑪無人機送貨 圖源:Walmart
毫無疑問,各種新技術已然成為各大平臺發(fā)展的新動力,用新技術推動物流配送進步,也是為吸引更多客戶。未來,隨著技術發(fā)展,這種技術賦能的趨勢還會更將凸顯,更多新技術服務也將不斷涌現,推動整個市場向著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