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出不可退貨標簽
一直以來,高退貨率如同高懸在賣家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是他們所面臨著的一個老大難問題。退貨不僅會導致賣家損失商品價值,還會產生額外的物流成本、倉儲成本等。這一次亞馬遜終于出手,只不過賣家對此的態度卻是褒貶不一。
日前,有賣家表示亞馬遜部分自營商品開始展示“Final sale-No returns”(最終銷售-不可退貨)標簽。目前,該標簽僅適用于亞馬遜自營及VC賬號,允許商家將特定商品標記為“最終銷售”,以徹底規避退貨風險。
不可退貨標簽?圖源:亞馬遜
那么,不可退貨標簽好還是不好?這個問題無法做出一個是與非的判斷,只能說其中有利有弊,就看賣家們如何看待這件事。
一部分賣家對這一政策表示憂心忡忡。他們擔心這一政策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在電商購物中,消費者往往因為可以輕松退貨而更愿意嘗試購買商品。一旦商品被標注為不可退貨,消費者在下單時必然會更加謹慎。對于一些價格較高或者需要試用才能確定是否合適的商品,這種影響可能更為明顯。消費者確實存在這樣的顧慮,在社交平臺上就有不少人對此事發表了自己的評論。
“退貨要自己付運費的都不買,更何況不能退貨。”
“很多人在亞馬遜賣就是因為不必擔心退貨和售后。”
“如果是品牌店折扣大的話,有可能買。別的牌子看見無退貨,我肯定不買。”
消費者看法?圖源:小紅書
此外,還有賣家擔憂不可退貨標簽可能會引發一些潛在的糾紛。比如,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可能沒有仔細查看標簽而忽略了不可退貨的提示,在收到商品后發現不滿意,卻無法退貨,可能會引發消費者的不滿,甚至給賣家差評,影響店鋪的聲譽。而且,如果消費者以商品存在質量問題為由要求退貨,即使商品被標記為不可退貨,賣家也可能面臨平臺的介入和處理,增加了售后的復雜性。
但另一部分賣家卻表示熱烈歡迎,認為這是一項重大利好。在他們看來,現在有了不可退貨標簽,賣家可以更加放心地清理那些滯銷庫存,不用擔心商品售出后又被退回。尤其是現在正臨近亞馬遜會員日大促,清掉部分庫存無異于“減負”。同時,退貨成本的降低也直接轉化為利潤的增加。
亞馬遜會員日大促即將開啟?圖源:亞馬遜全球開店
二、關注平臺調整動向
近段時間以來,亞馬遜平臺可謂動作頻頻,對多項政策進行了調整。除了推出不可退貨標簽這一備受矚目的舉措外,在其他方面也有諸多變動。
其中有一項同樣事關退貨,那就是亞馬遜的“高退貨率”標簽。調整過后的高退貨率標簽,亞馬遜將把該商品與同類商品的平均退貨率進行比較,判定其是否屬于高退貨商品。銷量大且退貨率顯著高于建議退貨率的商品,有可能觸發“高退貨率標簽”,并展示在詳情頁。如果觸發“高退貨率標簽”后,退貨率仍然持續上升,美國站有可能暫時下架這些ASIN,以避免進一步拉高退貨率。
高退貨率標簽調整?圖源:亞馬遜全球開店
當然了,賣家可以在賣家平臺選擇重新上架這些ASIN,但前提是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退貨率。在商品觸發“高退貨率標簽”之前,亞馬遜會通過郵件或者績效通知告知賣家,并且給出這些商品的主要問題以及降低退貨率的建議措施。
與此同時,亞馬遜近期還對平臺的低效Listing進行了一次大清洗。具體來說,亞馬遜正在推進一項名為為Bend the Curve(彎曲曲線)的重大改革計劃,該項目或將清除240億條被認定為“低效”的產品列表。此舉旨在對平臺進行系統性的結構調整,將產品目錄的有效ASIN從740億個減少到500億個以下。
亞馬遜將清洗低效Listing 圖源:Seller bites
對于平臺賣家而言,Bend the Curve計劃不僅僅是移除低效Listing那么簡單。盡管亞馬遜發言人已經對所謂的“低效 Listing”作出了定義,但實際執行中存在動態閾值調整,賣家難以預判風險,很容易就被誤傷。面對亞馬遜頻繁的政策調整,賣家無法逆流而行,那么就只有盡可能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及時關注平臺動向,積極調整自身的運營策略。
總的來說,亞馬遜在跨境電商領域摸爬滾打多年,早已經建立起成熟完善的電商生態體系,是一個不錯的出海賣貨平臺。展望未來,隨著亞馬遜平臺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們也期待看到賣家與平臺之間能夠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動關系,共同推動跨境電商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