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下月起加征關稅
自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以來,美國市場簡直亂成一鍋粥:股價大跌、企業裁員、通貨膨脹……種種亂象層出不窮。然而,盡管美國民眾反對聲音四起,但特朗普仍不愿意放棄這場荒誕的鬧劇。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公開表示,美國將從近段時間內向全球170多個國家發送關稅通知函,宣布自8月1日期正式實施10%-70%的階梯式對等關稅。
其中10%-12%為“優惠檔”,是針對一些已簽署協議的國家;30%-50%以及60%-70%則分別是“警告檔”和“懲罰檔”,主要針對一些所謂的“不聽話”的國家。據悉,目前特朗普已簽署了12封關稅信函。
特朗普稱美國將發送關稅信函 圖源:BBC
今年4月2日,特朗普簽署了兩項“對等關稅”行政令,宣布對美國所有貿易伙伴征收10%的“最低基準關稅”,同時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數十個其他國家和地區在10%基礎上加征更高關稅。當天,特朗普還強調:“如果你希望你的關稅稅率為零,那么在美國生產你的產品。”
不過,在對等關稅推出沒幾天,由于政策引發激烈震蕩,特朗普的態度又發生大反轉,宣布將各國對等關稅稅率全部臨時下調至10%,并設定了90天的談判期,而特朗普將7月9日設為關稅談判的最后期限。
4月特朗普向全球征收對等關稅 圖源:white case
對此,許多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此番表態與其此前堅持維持歷史性高關稅的強硬立場大相徑庭,這再次凸顯了其政策立場的不穩定性,預示著未來美國關稅政策可能還將出現新的反復。
果不其然,在7月9日的最后期限臨近之際,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只要美國主要貿易伙伴能在談判中表現出誠意,那么特朗普愿意將此前授權的90天關稅暫緩期延長至7月9日后。而特朗普本人也回應了關于延長關稅暫緩期的話題,他表示,愿意延長7月8日的最后截止期限,但又認為這并非必要。
貝森特提議延長關稅暫緩期圖源:CNBC
盡管美國目前威脅要在8月1日加征關稅,且貝森特也表示稱,對于8月1日之前未能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關稅稅率將恢復到4月宣布的“對等關稅”水平。但不少分析人士認為,貝森特這番表態暗示美方默許7月9日的關稅談判最后期限延后數周。
二、關稅是禍不是福
從美國關稅的階梯式分布我們就能看出,特朗普及其團隊一直將關稅當作自己手里的籌碼,意圖通過高關稅在貿易談判中施壓貿易伙伴做出更大讓步。
當地時間7月2日,特朗普就在社交軟件“真相社交”上宣布,美國已和越南達成一份貿易協定,越南將對美國商品實行零關稅政策,美國則對越南進口的商品征收20%關稅,并對從越南轉運的商品征收40%的關稅。零關稅對20%-40%關稅,這份協議的不平等顯而易見。
特朗普宣布美越達成貿易協定圖源:truthsocial
可以看到,特朗普及其支持者長期堅信,美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長期“被占便宜”,并試圖通過高關稅強行扭轉這一局面,用強權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然而,顯然特朗普輕視了關稅帶來的副作用。
“這是我們給經濟造成的史上最大的自我傷害,我們正在加速通貨膨脹,因為關稅導致物價上漲,這降低了人們的消費能力,也意味著更少的就業機會。”在對等關稅發布不久后,美國前財政部長Larry Summers就發出了警告。
正如Larry summers所言,違逆經濟規律的關稅政策并沒有加速美國制造業回流,反而給美國經濟帶來嚴重沖擊。
權威智庫彼得森研究所測算數據顯示,2025年新增關稅對美國普通家庭或中位數家庭的直接成本將是每年超過1,200美元的增稅。而世界銀行在《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則預計,今年全球發達經濟體經濟將增長1.25,比此前預期降低0.5個百分點,其中,美國預期經濟增速從此前的2.3%大幅下調至1.4%。
關稅使美國家庭經濟壓力加大 圖源:PIIECharts
更糟糕的是,從特朗普關稅開始實施的那一刻起,關稅成本就不斷傳導向消費端,而所有和全球供應鏈掛鉤的美國企業,也面臨日益加劇的成本壓力。
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數據就指出,今年上半年,包括零售業在內的美國整體市場的裁員數量都在激增。截至5月底,美國各行業共計裁員數量已經接近70萬人,對比2024年同期增長了80%。
今年美國各行業裁員數量已達到近70萬人 圖源:Retail Dive
對此,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高級副總裁Andrew Challenger在一份聲明中解釋稱:“關稅、資金削減、消費者支出以及整體經濟悲觀情緒給企業帶來的巨大壓力,企業正在削減支出,放緩招聘,并發出裁員通知。
簡而言之,關稅上調對零售行業巨頭與美國普通消費者均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種影響具有不可避免性與持續性。若特朗普仍執意依賴關稅作為“武器”,勢必將引發更多嚴重的后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