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倉庫爆倉
隨著下半年假日購物季的腳步越來越近,亞馬遜也官宣10月即將舉辦2024 Prime會員大促。為了搶占旺季先機,不少賣家最近紛紛開始備貨。然后就在此時,亞馬遜倉庫又出問題了。
近日,有消息稱亞馬遜美西多個FBA倉庫爆倉了。像LGB8、ONT8、GYR2、SBD1等倉庫,均出現了爆倉現象,普遍卡板約拿到3天—一周左右,個別倉庫甚至要半個月,地板約拿到一周—兩周后。
亞馬遜美西多個倉庫爆倉 圖源:amz123
從卸貨時長來看,SMF1、SMF6、FAT2等倉庫都要3—5小時左右,SCK1、SCK4、SMF3等倉庫的平均卸貨等待時長則高達6.3小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火車站運輸車輛短缺,洛杉磯地區的部分集裝箱裝車時間會有所延誤,時間大概在半個月左右。
其實,這并非亞馬遜倉庫近來第一次爆倉。今年7月的時候,正逢Prime會員日大促,部分地區運力緊張,再加上天氣影響,亞馬遜倉庫也出現了爆倉的情況。當時就有不少賣家在網絡上發帖求助,其中一位賣家表示自己被迫躺平:“美中派送大面積延誤, HOU8臨時關倉。已斷貨,9號就提取了,目前還沒約上,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簽收了……Prime Day看你們爆單……”
亞馬遜賣家發帖求助 圖源:知無不言
2.發力物流
客觀來說,旺季期間訂單量飆升,物流配送公司往往面臨巨大的配送壓力,在運力緊張的情況下,貨物就很容易在倉庫積壓,導致爆倉。同時,電商平臺可能存在熱銷商品庫存不足,而冷門商品庫存積壓的情況,這種不合理的庫存結構也會增加倉庫的管理難度和爆倉風險。所以,很多時候倉庫爆倉并非亞馬遜的主觀意愿,而是受到不可抗力的影響。
話又說回來,亞馬遜其實一直都是非常重視物流建設的,今年以來又加大了對物流的投入力度。
一方面,亞馬遜大力建設物流中心。今年3月,該巨頭宣布將在日本神奈川縣建設一個新物流中心,配備一個高科技倉庫機器人“Drive”和數千個驅動器,以提高分揀效率和配送速度。5月,亞馬遜宣布將在美國阿拉斯加州新建一個配送中心,專門處理最后一英里配送工作。7月,亞馬遜又宣布在德國新建物流中心,引入自動化的倉儲技術。
亞馬遜計劃在德國新建物流中心 圖源:NDR
另一方面,亞馬遜也在不斷優化物流服務。就在前段時間,亞馬遜加拿大站推出了一項當日達配送服務。當地的亞馬遜Prime會員只要訂單價格超過25加元,就能享受此項服務,最快只需7個小時就能收到快遞包裹。如果不是Prime會員的話,每筆訂單額外繳納11.99加元,就也能享受到此項快速送貨服務。
亞馬遜推出Prime會員當日送達服務 圖源:亞馬遜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亞馬遜還將繼續發展物流,不斷鞏固其商業帝國的物流護城河。對于消費者和賣家而言,這都不失為一件好事。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大促前倉庫持續爆倉,亞馬遜賣家心態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