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有限電視新聞網(CNN)報道,首批裝載著被加征145%關稅貨物的貨船,已緩緩駛入美國洛杉磯港。此消息一出,瞬間在全球貿易圈炸開了鍋。關稅一漲,消費者的日常購物支出、企業的運營成本與發展規劃等無一不受到沖擊。今天,就讓我們深入剖析這一事件及其后續影響。

據美國媒體報道,隨著這批貨船的抵達,美國市場即將面臨一系列連鎖反應。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表示,本周港口貨運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約35%,而這些進港貨船正是首批適用上月新關稅的船只,這直接導致了貨運量的大幅縮減。

不僅如此,從中國進口的貨物數量更是下降了50%以上。許多美國進口商由于不愿支付高額關稅,紛紛取消了之前的訂單,因為這些關稅極有可能讓中國商品價格上漲一倍以上。
洛杉磯港原本預計5月份將有80艘船只抵達,然而現實卻是其中20%已被取消,甚至6月份的13個航次也已被撤銷。“局勢持續時間仍難預料。”塞羅卡憂心忡忡地警告道,“美國的許多零售商和進口商都反饋,現在這些產品的價格比上個月暴漲了大約兩倍半。”這無疑是一個令人咋舌的數字,也預示著美國市場即將迎來一場價格風暴。

港口的冷清,不僅預示著貿易量的下滑,更可能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例如碼頭工人失業風險增加,據國際碼頭及倉儲工會成員迪科斯坦佐所言,關稅政策正實實在在地導致失業情況的出現。



當高額關稅如同一座大山壓在進口商品上時,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的便是美國消費者。電商平臺作為消費者購物的重要渠道,已經率先出現了價格全線飆升的情況。CNBC報道指出,由于進口成本上升,亞馬遜賣家正紛紛上調尿布袋、冰箱貼、項鏈等各類暢銷商品的價格。

電商分析公司SmartScout的數據顯示,自4月9日以來,亞馬遜已有930種產品價格上漲,涵蓋服裝、珠寶、家居用品、辦公用品、電子產品和玩具等多個類別,平均漲幅達到29%。雖然亞馬遜發言人回應稱,該數據只涵蓋了“一小部分商品”,實際只有不到1%的商品價格上漲,但不可否認的是,價格上漲的趨勢已然顯現。
快時尚巨頭Shein也未能幸免,同樣調漲了在美出售的部分商品價格,包括服飾和廚房用品,最高漲幅達377%。彭博社統計顯示,Shein美容與健康類前100名熱門商品的平均價格上漲了51%,家居與廚房用品及玩具類商品的平均漲幅約為30%。這些數字意味著,美國消費者在購買這些商品時,需要掏出比以往多得多的錢,生活成本大幅增加。

不僅是日常消費品,美國藥品也面臨著漲價潮。路透社援引美國藥品研究與制造商協會的報告指出,若美國對進口藥品加征25%關稅,將導致全美藥品成本每年激增近510億美元,藥品價格最高漲幅可達12.9%。藥品關乎民眾的健康和生命,價格上漲無疑會給美國民眾帶來沉重的負擔,尤其是那些依賴進口藥品的患者。
關稅帶來的高昂成本,不僅讓消費者叫苦不迭,美國企業也同樣深陷困境。以亞馬遜為例,其股價已下跌15%,投資者對于其即將發布的一季度財報表現充滿擔憂。聯合利華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價格平均上漲了1.7%,聯合利華總裁費爾南多表示,關稅對消費者信心的影響構成風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匯率波動也令人憂心忡忡。

對于小企業而言,處境則更為艱難。美國物流和貨運代理公司Flexport首席執行官瑞安·彼得森表示,一些零售商選擇付費將產品儲存在中國倉庫,而不是進口到美國,因為這樣比支付關稅更便宜。
他還提醒說,由于進口商和零售商不愿支付高昂的關稅成本,未來發貨量可能會繼續下降,降幅可能高達60%。小企業本身資金實力相對薄弱,面對如此高額的關稅成本,許多企業可能面臨資金鏈斷裂、破產倒閉的風險。斯洛克警告說,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將看到一波零售企業破產潮。
從以上種種跡象來看,雖然表面上關稅是加在進口商品上,但實際上無論是美國消費者還是美國企業,都成為了這一高額關稅的買單者。消費者不得不面對物價飛漲的局面,生活成本大幅提高;企業則在經營上承受著巨大壓力,利潤空間被壓縮,甚至面臨破產風險。

美國智庫稅收與經濟政策研究所的分析報告顯示,特朗普的關稅措施對低收入家庭帶來的沖擊是高收入群體的三倍以上。年收入在2.86萬美元或以下的人所面對的額外花費將占收入的6.2%,而年收入至少為91.49萬美元的最富有美國人預計將多花費收入的1.7%。這意味著,低收入群體在這場關稅風暴中受到的傷害最為嚴重,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社會的貧富差距。
而對于美國政府而言,雖然通過關稅獲得了一定的財政收入,當地時間5月3日有報道稱特朗普在4月征收了超過174億美元的“關稅和某些消費稅”,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做法無疑是“殺雞取卵”。關稅政策破壞了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導致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受損,進而影響美國經濟的整體發展。

首批145%關稅中國貨船的抵達,只是美國高關稅政策影響的一個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場關稅鬧劇對美國經濟和社會的負面影響還將持續顯現。究竟美國政府何時才能認識到貿易戰的危害,調整不合理的關稅政策,讓我們拭目以待。而對于美國的消費者和企業來說,在這場風暴中如何應對,也將是他們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