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空軍一號”總統專機上表示,他沒有考慮延長各國與美國談判貿易協議的7月9日截止日期,并對與日本能否達成協議表示懷疑。

今年4月,特朗普推出了所謂的對等關稅,對幾乎所有貿易伙伴加征關稅,具體稅率依據各國對美貿易逆差而不同。此后,特朗普暫時將對等關稅統一下調至10%,寬限期將于7月9日到期,美國政府正利用這段時間和各國談判貿易協議。然而,從特朗普此次的發言來看,他似乎并不打算再給各國更多的談判時間。
特朗普還特別抨擊了日本,指責后者不接受美國大米進口,同時指出美日之間的汽車貿易也嚴重失衡。他表示,日本應被征收“30%、35%,或我們決定的任何稅率”,理由是美日之間存在巨大的貿易逆差,甚至直言“我不確定我們能和日本達成協議” 。

事實上,日美之間圍繞關稅的談判早已困難重重。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6月30日赴美進行關稅談判,卻遺憾沒能見到美國財長貝森特。此前,赤澤亮正就明確表示“無論如何,我們無法接受25%的汽車關稅” 。
日媒也指出,日本在談判中已陸續拿出加大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及大豆等農產品、反向進口美國車、分享造船技術及稀土資源等籌碼,但在汽車關稅上始終未能與美國達成共識。
除了日本,韓國也面臨著巨大壓力。汽車同樣是韓國對美第一大出口商品,韓美關稅磋商預計也將面臨艱難局面。2024年韓國汽車出口帶動了高額的國內生產額,現代汽車集團經濟貢獻額更是高居韓國國內企業榜首。但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已導致韓國汽車對美出口銳減,汽車零部件同樣被加征25%關稅且征稅范圍有擴大跡象,嚴重沖擊著韓國經濟。

特朗普不考慮延長關稅談判最后期限,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不容小覷。
一方面,若美國真的在7月9日后對相關國家加征高額關稅,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將遭受進一步沖擊。許多依賴美國市場的出口型企業將面臨成本大幅上升、訂單減少等困境,可能不得不調整生產布局甚至裁員。
另一方面,這一舉措可能引發更多的貿易摩擦和報復性措施。其他國家可能會對美國商品加征反制關稅,導致全球貿易環境進一步惡化,國際貿易秩序也將受到嚴重挑戰。
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仍面臨諸多挑戰的背景下,特朗普的這一決定無疑給世界經濟前景蒙上了更厚的一層陰影。各國如何應對美國的關稅大棒,以及全球貿易局勢將走向何方,值得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