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港口擁堵
當滿載貨物的集裝箱船在北海錨地排成看不到盡頭的長龍,當港口堆場的集裝箱堆積如山屹立在眼前,一場關乎全球貿易命脈的危機正在歐洲大陸邊緣悄然蔓延。
近段時間以來,歐洲海運市場一直處于不穩定的波動狀態。其中,作為歐洲海上貿易的核心樞紐,安特衛普、漢堡、鹿特丹三大港口,正深陷前所未有的擁堵泥沼。船舶在港口外排隊等待靠岸的場景隨處可見,據相關數據顯示,船舶在鹿特丹平均等待時間已長達77小時,而在安特衛普,駁船擁堵導致的延誤更是長達90小時。
歐洲主要港口癱瘓?圖源:trans.info
港口擁堵的連鎖反應正逐漸顯現。漢堡港因堆場飽和,已暫停接收進口冷藏箱;安特衛普港的鐵路疏運系統因罷工癱瘓,導致內陸運輸延誤率飆升至65%。整個歐洲的物流供應鏈,宛如一張被拉扯得千瘡百孔的大網,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而這僅僅是歐洲港口擁堵的冰山一角。實際上,港口擁堵的問題并非僅僅局限于歐洲。在地球的另一端,墨西哥的曼薩尼約港同樣深陷困境。
自海關罷工事件發生以來,該港口貨物延誤問題已持續長達一個多月,盡管港口方面采取了延長周末營業時間、增加海關人員等措施,但擁堵狀況依舊嚴峻,罷工帶來的“后遺癥”仍未消散。據專業航運數據平臺Vizion此前監測到的數據,船舶在曼薩尼約港等待靠岸的平均時間一度飆升至1.8天,較罷工前增長了近三倍,集裝箱吞吐量大幅下滑50%。
繼續擁堵?圖源:Shipco Transport
對于跨境電商賣家而言,港口擁堵帶來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貨物清關延誤,大量從亞洲運往歐洲的電子產品、五金工具、機械零部件等商品,因港口擁堵無法按期完成通關交付,導致賣家難以及時將貨物送達消費者手中,客戶滿意度急劇下降。與此同時,集裝箱滯港費的不斷攀升,如同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賣家的肩頭。許多賣家無奈表示,原本微薄的利潤空間,在港口擁堵的沖擊下,被進一步壓縮,甚至面臨虧損的風險。
二、跨境賣家不容易
現在做跨境還真是不太容易。尤其是隨著跨境電商旺季的日益臨近,這本應是賣家們大顯身手、收獲利潤的黃金時期。然而,每逢旺季似乎都會是一個多事之秋,一連串的意外情況打得賣家們措手不及。
在物流方面,除了歐洲港口的嚴重擁堵,全球范圍內的物流難題也接踵而至。加拿大DHL因合同談判停滯、勞工糾紛等問題,于2025年6月20日暫停在加拿大的運輸業務,6月17日晚9點起已暫停收取發往或從加拿大發出的貨件。所幸的是,這場風波得到了及時解決,DHL已于6月30日起恢復了所有運營。盡管如此,物流中斷的事實已經發生,多多少少還是對賣家的銷售環節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此前暫停收貨通知?圖源:DHL
此外,秘魯也在6月18日舉行了無限期全國性交通運輸罷工,全國運輸工人和司機陣線停擺,導致秘魯全國大面積交通中斷,并可能造成供應短缺。這些物流中斷事件,使得賣家們的貨物配送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許多賣家擔心貨物無法按時送達目的地,從而影響銷售業績。
秘魯罷工?圖源:GEC distribution
說到銷售業績,就不得不提到亞馬遜賣家們近期的境遇,單量下滑,有的人甚至已經連續下跌一個月,廣告跑得好好的,訂單卻跌得死死的,單量掛零的后臺截圖更是讓人倍感心酸。
“單量連跌,每天看著這數據,心都涼了,難道美國人都不買東西了嗎?”
“每天打開后臺看訂單,都需要鼓起莫大的勇氣,6月的銷量差到讓人懷疑人生。”
“辛辛苦苦賣三萬,廣告五萬,我真的……”?
賣家發帖吐槽單量?圖源:小紅書
需要注意的是,就算賣家所面臨的形勢不容樂觀,但也不能就這樣被眼前的困難打倒,賣家還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積極想辦法應對這些狀況。比如說,在物流方面,賣家們應密切關注港口擁堵和物流中斷的最新動態,建立多元化的物流渠道。除了傳統的海運和空運,還可以考慮中歐班列等新興運輸方式。同時,加強與可靠物流合作伙伴的合作,盡量避開擁堵嚴重的港口和運輸路線。
或許有人會問:“做跨境要面臨如此多的不確定風險,那這還是一門值得押注的生意嗎?”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做任何事都有機遇也有挑戰,有得有失是常態??偟膩碚f,跨境電商雖有紅利,但賣家在布局之前也要做好各項調研工作,并且衡量自身抗風險能力,從實際出發,切勿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