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嚴查未認證進口商品
這幾年跨境電商蓬勃發展,在全球各地掀起一股消費熱潮。然而隨著市場規模持續擴大,賣貨亂象也隨之增生。為應對這一問題,各大市場主體正不斷加大監管力度。
近日,泰國工業部發布公告稱,在該部與泰國工業標準協會(TISI)和貿易競爭委員會的合作下,成功查獲大量未經TIS認證且在網上出售的不合格產品,包括電源板、延長線、移動電源、空氣炸鍋、風扇等,貨值總計約720萬泰銖(約合160萬元),共涉及三家進口倉庫,幾十家零售網店。
泰國查獲大量未認證進口商品 圖源:industry.go.th
所謂TIS認證即泰國工業標準認證,是泰國工業標準協會(TISI)負責實施的認證制度。具體認證類型分為強制性認證和自愿性認證兩大類,其中強制性認證針對部分特定產品,如電氣設備和附件、建筑材料、日用消費品、車輛、PVC管等60個大類;自愿性認證則包括除強制性認證產品外的其他產品,企業可根據自身需求和市場情況選擇是否申請。
目前,所有被查獲的未經認證商品已被勒令從電商平臺下架,涉事的幾家進口公司還將面臨相關部門的起訴,后續可能受到罰款甚至牢獄處罰。
在此之前,泰國工業部還在泰國中部巴吞他尼府查獲一進口倉庫,該倉庫非法儲存和銷售未經TIS認證的電動工具和電器,包括延長線組件、電熱水壺、吹風機、美甲烘干機等,累計貨值近1700萬泰銖(約合376萬元)。
泰國查獲數十萬件違規電器 圖源:ch7
這接連出擊的行動,無一不顯示出泰國對違規進口商品的零容忍態度。照泰國工業部的話來說,這不僅損害了泰國消費者的權益,也讓本土企業蒙受不公平競爭,甚至還可能因非法商品大量傾銷而失去固有的市場份額。
為此,近期泰國工業部表示,要大力打擊進口傾銷產品,特別是在全球貿易環境急劇動蕩的當下,謹防非法進口商品涌入泰國市場,在某種程度上比關稅談判更緊迫。此外,相關法律也進行了修訂,允許對劣質產品進口商或制造商進行處罰。
泰國嚴厲打擊進口偽劣傾銷產品 圖源:industry.go.th
不難看出,從打擊決心到行動,泰國都已做好了應對準備。有意拓展泰國市場的賣家,還需多方了解市場準入門檻,保證合規經營。
二、進口準入規則收緊
事實上,今年以來,不止泰國持續釋放著規則收緊信號,在全球多數跨境電商欣然向好的市場,準入門檻都出現了升級趨勢。
就在最近,歐盟以619票贊成、26票反對和46票棄權通過一項新的跨境電商監管法案,該法案旨在管理來自非歐盟地區日益增長的進口廉價商品。
歐盟通過跨境電商監管新法案 圖源:europarl.europa.eu
具體來看,法案有兩大核心內容,一是提高進口關稅成本,取消目前對價值低于150歐元商品實行的進口免稅政策,并提議對來自非歐盟的個人電商包裹征收小額手續費,直郵每件2歐元,通過本地倉中轉每件0.5歐元。
二是鼓勵以批量進口代替直郵模式,非歐盟企業可在歐盟境內設立倉庫,批量進口批量銷售,有效減輕海關監管壓力。歐盟委員會數據顯示,2024年歐盟進口150歐元以下的包裹總量達到46億件,較前一年增長一倍,相當于每天進口1200萬個小額包裹。
針對類似問題,越南也三番五次討論方案。去年下半年,越南便釋放信號,計劃取消進口小額包裹免稅政策。今年2月,越南正式取消價值低于100萬越南盾的進口商品增值稅豁免政策。眼下,針對進口稅問題,越南財政部與工貿部提出了不同意見,或許未來進口稅政策也會有新的改變。
此外,近期越南還表示要加強轉口貿易及原產地監管,從第三季度起,試行商品轉口監測系統,對進口商品供應鏈進行多級追溯。
越南加強轉口貿易監管 圖源:trungtamwto.vn
顯而易見,跨境電商已成為影響全球市場的一股重要力量,日益受到各大市場主體的積極注視,這意味著準入規則可能慢慢收緊,給跨境賣家帶來新的挑戰。
面對這一全新變化,跨境賣家還需繼續保持戰略定力,保證合規經營,用好的產品和服務,順應市場變化,在風云變幻的浪潮中,努力探尋并穩固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