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合物流網絡
這年頭,大至快遞巨頭,小到跨境賣家,沒有一個不想降本增效的。
最近,聯邦快遞總裁兼首席執行官Raj Subramaniam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通過現行的網絡整合2.0計劃,公司已經在5月底前,關閉了100個包裹配送站點。預計未來兩年內,聯邦快遞將陸續關閉美國大約30%的包裹配送設施。
聯邦快遞關閉大量配送設施 圖源:supply chain dive
這一計劃的首要目標是節約成本。通過這一系列改革規劃,聯邦快遞的目標是到2027財年末,實現節省成本20億美元。聯邦快遞財年從每年6月1日起,到次年5月30日結束。
而計劃的重心之所以落在包裹配送設施上,是因為此前聯邦快遞的各部門運輸路線經常重疊。
具體來說,從成立以來,聯邦快遞一直采取各自為營的管理模式,各個部門獨立運營,比如聯邦快遞下有快遞運輸部門和地面運輸部門,兩個部門還都有各自的送貨車隊和運輸路線,這就導致雙方在一些業務規劃上存在重復,物流資源被浪費。
因此,網絡整合計劃的重點就是要將現有的快遞和地面運輸網絡整合到一起,提高聯邦快遞包裹的接收、運輸和派送效率。用一輛貨車送完一個社區,而不是每天多次派出不同的貨車往返于同一區域。?
聯邦快遞地面和快遞部門配送車 圖源:FedEx
此外,在加拿大,聯邦快遞也采取了類似的運營優化措施。現在,加上6月剛剛整合關閉的63個站點,聯邦快遞平均每天將有約250萬個包裹通過整合后的設施進行運輸,在總包裹量中占比約12%。
聯邦快遞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John Dietrich表示:“我們看到,在已經轉型成功的設施中,不僅財務狀況有所改善,可持續經營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25財年聯邦快遞總收入879億美元,同比小幅增長2億美元;凈利潤為16.5億美元,合每股6.88美元。總體情況較此前的虧損大幅改善。
聯邦快遞收入 圖源:investors.fedex
但由于美國關稅政策變化,聯邦快遞取消了全年業績指引,這也是聯邦快遞13年來第一次沒給出全年業績展望。因為聯邦快遞最賺錢的貿易路線,中美航線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綜合各種因素來看,通過降本增效,向內尋求增長活力,大概是聯邦快遞眼下最能出結果的措施。
二、貨運行業加速降本增效
事實上,近幾年,由于全球流行病毒、貿易政策變化、區域性沖突等各種因素,整個跨境物流行業都經歷著極其劇烈的變化。
雖然總體來看,市場需求呈上升趨勢,但很多時候,業務量落在財務報表上,反而是負增長。而且最棘手的是,這一系列外部變化都不為貨運巨頭所掌控。因此能夠改變虧損境況的方式,只有先從內部尋找突破口,把能降的成本先降下來。
除了聯邦快遞,UPS、DHL等貨運巨頭也是如此努力地實現降本增效。4月底,UPS宣布將在今年內裁員近2萬人,這一數量約占其全球員工數的4%。同時UPS還計劃在6月底前,關閉73棟美國辦公樓。這兩大措施落地,預計將為UPS節省約35億美元的成本。
UPS計劃裁員2萬人 圖源:supply chain dive
年初時,UPS還表示要大幅縮減亞馬遜的業務量,降低公司對亞馬遜包裹的依賴性,將其包裹配送量減少50%以上。因為這些包裹的回報率不高,在美國,UPS一年大約20%-25%的業務量都跟亞馬遜有關,但獲得的收入僅占UPS總收入的11.8%。
目前,這項計劃正有序推進中。UPS首席財務官透露,今年第一季度,UPS配送的亞馬遜包裹數量已實現同比下降16%,超出公司預期。預計第二季度,亞馬遜包裹量將繼續下降16%,到第三、四季度,再分別減少30%。
同樣地,DHL也在今年宣布一項大裁員計劃,預計今年內將在德國裁員近8000人,這是DHL 20年以來在本土市場發起的最大一次裁員。
差不多同一時間,DHL宣布已將子公司承運商Standard Forwarding出售完成,這是DHL旗下的一項重要零擔運輸業務,在伊利諾伊州、印第安納州等五個州地區擁有14個終端配送網絡,負責提供次日及第二日達配送服務。
DHL出售零擔業務 圖源:supply chain dive
按照DHL的成本控制計劃“Fit for Growth”,到2027年,DHL要通過各項措施實現成本節省超過10億歐元。
可以看到,無論整合自身資源,還是裁員,面對持續動蕩的市場環境,貨運巨頭們都在摸索著各自新的增長模式。雖然這些措施的有效性需要時間來驗證,但立足當下,這些措施都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