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杰美特擬收購思騰合力
自2022年ChatGPT橫空出世以來,人工智能就如颶風過境,把各行各業攪得天翻地覆。為了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AI電商作為重要主題,也出現在多位跨境巨頭的內部議會上。
消息顯示,近日,深圳市杰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杰美特”)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以現金方式購買思騰合力(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騰合力”)的控制權,具體交易價格、收購比例和業績承諾等要素還有待雙方進一步協商。
如果一切順利,思騰合力將成為杰美特的控股子公司。
深圳大賣杰美特擬收購思騰合力 圖源:杰美特
坦白說,這一消息是比較出人意料的,畢竟這兩家公司專注的領域完全不同。
其中,杰美特成立于2006年,主營手機殼、平板保護套等消費電子配件產品,2020年該公司成功登陸創業板,被譽為“中國手機殼第一股”;而擬被收購的思騰合力則成立于2018年,該公司專注于AI服務器與高性能計算集群,曾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頂尖科研機構提供算力支持。
思騰合力專注于人工智能技術研究 圖源:企查查
基于思騰合力的業務范疇,不少人認為,杰美特本次收購旨在開啟戰略轉型之路,通過并購的方式快速切入AI與高性能計算領域。
客觀上看,杰美特不惜重金并購也要布局AI賽道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當前AI技術加速發展,在提高企業效率、控制生產成本等方面都有優異表現;另一方面,隨著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競爭加劇,杰美特等消費電子配件巨頭也面臨業績壓力和增長瓶頸。
杰美特2024年財報數據就顯示,盡管移動智能終端配件業務給杰美特貢獻85%以上的營收,但其毛利率卻同比下降3.2個百分點至28.6%。進入2025年,一季度杰美特的業績再次滑鐵盧,凈利潤自上年同期的901.91萬元轉為虧損365.8萬元,同比大降140.56%,盈利能力明顯承壓,單一業務結構的弊端凸顯。
杰美特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大跌 圖源:富途
而如果能夠成功促成收購,杰美特就有望依靠思騰合力在AI服務器領域的技術積累彌補自身在算力硬件方面的短板;與此同時杰美特在消費電子市場積累起來的渠道資源和客戶網絡,也能為思騰合力產品商業化提供強力支撐。
二、AI成為絕大多數賣家的選擇
作為人類科技變革的主要方向,人工智能行業的前景可謂一片光明。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UNCTAD)根據各種在線市場研究報告統計出來的數據就顯示,AI正迅速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標志性技術,預計到2033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1890億美元暴漲至4.8萬億美元,短短十年內增長近25倍。
屆時,AI在全球前沿技術市場的份額也將增長四倍,從7%上升至29%,成為該領域的主導力量之一。
AI技術前景一片光明 圖源:unctad.org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我國也處在全球AI賽道的最前列。數據顯示,2022年,中美兩國合計擁有全球60%的人工智能專利,并發表了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工智能出版物。而在去年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我國還把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作為2025年要抓好的一項重點任務。
多重利好因素加碼,也給試圖切入AI賽道的賣家提供了生長的沃土,截至目前,已有不少大賣在“AI+電商”領域摘桃。亞馬遜汽配類目巨頭、深圳大賣道通科技就是最好的例子。
日前道通科技發布的2025半年度業績預報就指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道通科技預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4.55億元至4.8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65億元以上,增速達到57.32%至67.69%。
道通科技上半年凈利潤大漲57%以上 圖源:道通科技
對于此次業績增長,道通科技解釋稱,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推進“全面擁抱AI”戰略,推動AI技術與業務場景的深度融合,優化海外新能源充電業務,進一步鞏固了行業領先地位。
由此可見,AI技術已經成為驅動電商行業和個類目大賣發展的全新活力源泉,追求技術創新服務,就是追趕新風口。在此前提下,杰美特重金布局AI領域實屬戰略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