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產帳篷霸榜亞馬遜
背靠強大的供應鏈優勢,國產帳篷正大批進入海外消費者家中。
近日,亞馬遜數據分析平臺SmartScout發布了一項關于亞馬遜帳篷市場的調查報告,結果顯示,當前Top10品牌中,有七家來自中國地區,排名最靠前的兩家月收入都在百萬美金以上。
具體來看,除了第一、三、六位是美國品牌,其他前十位均被中國賣家占據。盡管這些品牌各自的市場份額有增有減,但總體份額占比超過28%,超過美國品牌。相當于每十個在亞馬遜上購買帳篷的用戶中,有三位用戶都將購買中國品牌制造。
中國帳篷品牌占領亞馬遜 圖源:SmartScout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美國主流品牌影響力日漸式微。排名最高的老牌戶外裝備品牌Coleman便是如此,盡管依然保持著最高的月收入水平(200萬美元),但其領先優勢大幅削減,市場份額同比下降了4.4%。另一家美國主流帳篷品牌Core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市場份額同比下滑4.7%。
顯而易見,在亞馬遜帳篷類別,市場格局已經發生了劇烈變化,原本由美國品牌主導的市場,正逐步轉向由中國品牌主導。這背后既彰顯了中國品牌日益增長的實力,也向出海人展示了戶外市場的掘金潛力。
這其中,有一個品牌值得特別關注,即是中國品牌中排名最高的UNP。UNP背后是一個來自深圳龍華的創業小團隊,最初員工規模僅有4人,是眾多品牌中入局較晚的一個。
UNP帳篷在亞馬遜熱銷 圖源:Amazon
2020年以前,UNP主要為美國線下零售店及知名戶外品牌提供代工服務,由此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實力和成熟的供應鏈體系。但代工模式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特別是與品牌方合作,議價權始終掌握在對方手中,為了拿下品牌訂單,往往需要主動讓利。
于是,為了打破這一局面,2020年UNP選擇做自己的戶外品牌,通過亞馬遜銷售,進入北美戶外市場。在持續的品類拓展和精細化運營下,UNP很快在北美市場站穩腳跟,短短三年時間便成長為亞馬遜第三方帳篷品類Top1。
二、國產品牌加速崛起
事實上,UNP的發展歷程也是整個國內帳篷產業的變遷縮影。
上世紀年代,國產帳篷產業剛剛起步,品牌影響力可以說是根本沒有。企業收入主要靠給海外品牌代工,利潤低收益小。但也正是這些代工訂單,讓一批國內企業積累了豐富的生產資源和技術能力,為日后做自己的帳篷品牌打下了堅實基礎。
2003年左右,一部分企業先行探索,開始做自主品牌,這期間,經營的重心放在國內市場。比如牧高笛推出“冷山”系列帳篷,以親民的價格、便于攜帶和搭建的特點在國內市場獲得認可。
牧高笛冷山系列帳篷 圖源:MOBI GARDEN
2015年前后,隨著企業實力大幅提升,國產帳篷品牌開始將目光聚焦于海外。2016年,挪客(Naturehike)啟動全球化戰略,以歐美為跳板,逐步滲透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2017年,吉拓戶外推出全球首款內嵌光纖電子元件的光線帳篷,在海外迅速火爆,被美國社區媒體評為當年10大帳篷品牌。
吉拓戶外帳篷 圖源:Geertop
在此背景下,頭部品牌繼續向高精尖領域進擊,新銳品牌陸續崛起,占領一部分市場份額,整個帳篷產業迎來出海熱。并且隨著這股熱潮持續發展,國產帳篷的影響力逐漸延伸至全球更多市場。
今年,亞馬遜高端帳篷類目TOP10中,首次出現3個中國品牌;東南亞市場里,Shopee國產露營裝備訂單同比大漲184%;義烏帳篷工廠輕奢定制訂單排期到年末。從幾十美元到幾百上千美元,從TikTok爆款到NASA合作款,國產帳篷無處不在。
共研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帳篷及天幕出口金額為19.02億美元,其中美國仍是最大市場,占比24.03%。其次是澳大利亞、德國、英國、馬來西亞、荷蘭、日本等戶外成熟市場,分布比較均衡,全球影響力較為廣泛。
我國帳篷天幕出口規模 圖源:共研網
毫無疑問,在全球帳篷市場,中國品牌已經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領先優勢愈發突出。這背后不僅是一批批帳篷出海人的奮斗史,更是整個帳篷行業邁向國際的壯闊發展史。
展望未來,隨著技術不斷升級,國產品牌實力不斷提升,帶著更多創新產品,中國品牌定能在全球市場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