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ikTok“驅蚊蜻蜓”銷售火爆
現在的選品,不僅拼實力,還拼創意。
最近,在TikTok美區,一款3D仿真蜻蜓模型引發購物熱潮,其外形逼真,實際效用卻是“驅蚊”。原來,這款蜻蜓模型中間還有根桿夾,底下是一個常見的晾衣夾,使用者可以把蜻蜓模型夾到任意地方,用以威懾蚊蟲,因為蜻蜓是這些蚊蟲的天敵。
三方平臺FastMoss數據顯示,過去一周(7.1-7.7),有幾家小店的同款蜻蜓模型都實現了不錯的業績,其中銷售最火爆的一家單周銷量超過7000件,累計銷售額超10萬美金,不僅是這家店里的王牌單品,更是運動及戶外品類的銷量榜一。
仿真蜻蜓模型爆火 圖源:FastMoss
在亞馬遜上,這股“蜻蜓驅蚊”熱潮也尤為顯見,特別是在庭院裝飾立牌類目下,仿真蜻蜓模型占據了絕大多數BSR席位,排名前十里九個鏈接都是。不少用戶評論表示,這“蜻蜓”確實有驅蚊效果,體驗很不錯。
不過,也有用戶反映,這款蜻蜓模型質量不行,翅膀容易掉,導致模型仿真效果減弱,驅蚊效果也大打折扣;粘夾子的膠水不夠穩固,夾子一掉,蜻蜓模型就沒法立在空中,也會影響其驅蚊效果。這或許也是當前賣家需要注意和改善的地方。
除了蜻蜓模型,現階段驅蚊貼、驅蚊手環等驅蚊神器同樣迎來銷量飆升,其中有兩大產品值得關注,分別是吸盤工具和叮咬治療儀。這兩款產品都是被蚊蟲叮咬之后使用的工具,雖然功能相同,但實現路徑不同。最重要的是,這種實現路徑可以作為賣家推廣產品,打出爆款的營銷亮點。
蚊蟲叮咬吸盤工具和治療儀 圖源:Amazon
具體來說,吸盤工具要在被叮咬后立即使用,其原理是通過吸出蚊蟲注入皮膚的蛋白質毒素來緩解瘙癢;叮咬治療儀可在被叮咬后24小時內使用,其原理是以加熱方式破壞蛋白質毒素活性,以此降低皮膚敏感度。
之所以單拎這兩大產品來說,便是因為其實現驅蚊功效的過程具備一定的“科技感”,這種科技感可為產品推廣提供更多營銷靈感,也能吸引到更多消費者關注。
比如前文所述的“驅蚊”蜻蜓模型就是被TikTok博主的帶貨視頻捧火,關于視頻內容,博主只是簡單闡述了模型的驅蚊效果,便引來一眾網友關注。這背后最關鍵的點就在于,用蜻蜓模型驅蚊這件事具備“離奇”屬性,能夠吸引用戶注意,加上模型的定價也不算貴,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很多用戶便轉變成了客戶。
二、給小商品上附加值
坦白來說,蜻蜓模型的“驅蚊”效果其實是存疑的,在一些人眼里,這甚至可能被視為“智商稅”。但其單周10萬美金的銷售額背后,事實上也說明,在一些小商品身上,如果創意本身足夠吸睛,那么實際效用只要合格,也能具備出圈的潛力。
比如此前,TikTok美區有一款售價在10美元左右的智能墨鏡十分火爆,單月銷量近5萬件,單日最高賣出近4000件,一個月的流水差不多50萬美金。
爆火的智能墨鏡 圖源:Echotik
而這款墨鏡的亮點便在于,其不僅有著普通墨鏡的造型作用,還同時具備低價和多重功能屬性。比如藍牙連接功能和高品質揚聲器,能夠實現單手操作拍照、接聽電話、控制音樂等功能,同時配有100mAh電池,支持6小時通話或4小時音樂播放,續航表現也很不錯。這樣的產品拿出手,想必只是簡單的介紹,也能吸引不少潛在客戶。
再比如智能車載空氣清新器,這類產品的核心功能是香薰,但又比普通香薰更智能,可以實現智能操作開關、智能調香。在TikTok美區一家小店里,這款產品曾創下過月銷幾十萬美金的不俗成績。
智能車載香薰銷售火爆 圖源:Kalodata
總的來說,無論是“驅蚊”蜻蜓模型,還是智能車載香薰,這些產品爆火的背后都揭示了產品附加值的重要性。換句話說,很多產品本身已經稀松平常,賣家要想超越老玩家,把新上架的同類產品打爆,就需要從產品本身出發,尋找新的營銷亮點。
對跨境賣家而言,這也不失為一種選品思路,同樣是滿足消費者實用需求,若能在此基礎上,再提供更多情緒價值、附加價值,賣貨的效果或許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