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海關總署揭曉2025年外貿“期中成績單”:上半年進出口總值21.79萬億元,同比增長2.9%,出口首次突破13萬億元大關。當傳統市場波動加劇,東盟、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卻逆勢狂飆 —— 東盟同期增長13.0%,非洲同期激增21.6%,拉美同期增長7.2%。據國際貿易信息相關數據顯示,這正是中國外貿 “朋友圈” 重構的關鍵信號,也為B2B外貿企業指明了下半場的破局方向。
中國上半年進出口整體態勢
今年以來,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我國外貿展現出強勁的韌性,實現了總量增長、質量提升且變量可控的良好局面。特別是6月份,進出口、出口、進口同比均實現正增長,且增速均呈回升態勢。
國際貿易信息顯示,受中美關稅爭端影響,今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出口額為2155.53億美元,同比下降10.9%;進口額738.09億美元,同比下降8.7%,貿易順差達1417.44億美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對其他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均實現大幅增長,而進口則普遍表現偏弱。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這一局面的形成源于中國主動調整外貿策略,抓住了“多元化發展”的機遇。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中國主動規劃的目標,而是美國單邊主義政策倒逼下的必然選擇。
面對美國加征高額關稅、取消跨境小包裹免稅政策等限制措施,中國企業迅速將市場重心轉向東盟、歐盟、拉丁美洲、非洲等新興市場。由此可見,美國通過關稅進行圍堵的企圖已基本落空。中國這種多元化的“朋友圈”布局,不僅有效分散了外貿風險,更向全球展示了中國制造業的強大韌性。
上半年出口爆款產品盤點
在今年上半年的出口產品中,機電產品占據主導地位。隨著中國制造業的不斷升級以及在全球產業鏈中地位的持續提升,出口產品正逐步向高端制造領域傾斜。上半年集成電路出口額達904.73億美元,同比增長18.9%;船舶出口244.96億美元,同比增長 18.6%;汽車(含底盤)出口596.65億美元,同比增長8.2%。
在農產品及農資方面,我國糧食出口量為137.3萬噸,同比增長38.5%;肥料出口1712.6萬噸,數量同比增長35.9%。
輕工產品出口則呈現分化態勢。其中,紡織紗線、織物及其制品出口金額同比增長 1.8%,而服裝、鞋靴、家具和玩具等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額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對整體出口增長形成一定拖累。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可以說,全球貿易的冷暖地圖已然展開,新興市場的熱浪正撲面而來。今年下半年,無論你是想深耕東盟的消費電子企業,還是瞄準非洲的新能源供應商,環球資源都能成為你的“外貿增長合伙人”。
立即登記獲得更多環球資源服務!獲取更多國際貿易信息專屬市場開拓方案,讓您的優勢產品精準對接全球新興需求,決勝2025外貿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