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東南亞狂飆
被稱為出海四小龍之一的拼多多Temu,還有很多驚喜是我們不知道的。
近日,Bloomberg Intelligence發布一則最新數據,數據顯示,拼多多海外電商平臺Temu正在迅速擴大其在東南亞市場的電商版圖。
具體來說,2025年6月份,Temu在東南亞區域的月活躍用戶(MAU)數量已攀升至2200萬人,年增幅達到86%。其中,Temu菲律賓站和泰國站貢獻最大,這兩大市場的月活用戶數量年增超過一倍,占據Temu東南亞總流量的86%。
Temu東南亞月活用戶數量大漲 圖源:聯合早報
相比之下,另一大中國跨境平臺Shein在東南亞的月活躍用戶數量約為2400萬人,但增速僅為9%,二者之間的差距正在快速縮小。
事實上,一直以來Temu在東南亞的擴張進展都不算順利,目前該平臺不僅要面臨印尼、越南等市場的法規障礙,而且近年來東南亞頻頻收緊的低價商品進口關稅政策,也給這個以極致性價比著稱的平臺帶來一定沖擊。
比如,2024年1月1日起,在線上銷售的從國外進口到馬來西亞的低價值商品(價值低于500令吉)將要被加征10%的低價商品稅;同年7月,泰國也宣布對價值低于1500泰銖的進口商品征收7%增值稅。
泰國征收7%增值稅 圖源:Thairath Money
不過,盡管稅改動作不斷,但東南亞作為全球公認的新興電商市場,依然生機勃勃。
新加坡咨詢公司Momentum Work發布的《2025東南亞電商報告》就指出,2024年全年,東南亞電商增速穩中有進,電商平臺交易總額(GMV)達到1284億美元,同比增長12%。如果算上平臺外渠道,如品牌官網、多品牌零售商、社交平臺等的交易額,東南亞總電商交易規模能達到1452億美元。
東南亞電商市場持續增長 圖源:Momentum Work
也正因如此,即使是已經進軍全球數十個市場的Temu,也很難割舍這一塊電商寶地。2023年8月,Temu正式進軍東南亞,首戰選在菲律賓,隨后又相繼挺進了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文萊等市場。
Temu上線馬來西亞站點 圖源:Temu
時間來到2025年,繼2月份在東南亞地區推出首個半托管站點后,今年3月底,Temu再次擴大其半托管業務版圖,正式上線馬來西亞站點,并向賣家開放入駐及商品發布,此舉是Temu深入布局東南亞市場的關鍵一步。
二、劍指全球市場
事實上,經過近三年時間的大規模營銷投入和擴張,Temu在全球已經建立起了廣泛知名度。
今年年初,美國金融顧問機構Bernstein reports(伯恩斯格)就發布消息稱,Temu目前已經超越亞馬遜,成為全球月活躍用戶數量最多的電子商務平臺,流量一騎絕塵。
Temu全球月活躍用戶數量超越亞馬遜 圖源:ChannelX
2025年第二季度,Temu流量再攀高峰,全球月活躍用戶數量飆升至4.165億,同比增長68%,環比增長3%;平均日活躍用戶(DAU)則增長至7050萬,同比增長65%,環比上漲6%。此外,當季度Temu全球累計下載量還突破了10億大關。
聚焦到單一市場,Temu的競爭優勢更為明顯。
以法國市場為例,在線平臺Joko提供的研究報告就指出,2024年Temu在法國的銷售額同比大漲129%,從2023年進入該市場以來,Temu的市占率已從8%逐漸上漲至19%。值得一提的是,目前Temu還成功擠進法國服裝線上購物銷量排行榜前四名,排在它前面的則是Vinted、亞馬遜和Shein。
不過,所謂“樹大招風”,隨著Temu平臺全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其產品質量問題也引發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為維護平臺生態健康、保障消費者權益,Temu也有意進一步強化電商合規監管體系,以提升整體運營規范。
在不久前圣地亞哥舉行的國際反假冒聯盟(International AntiCounterfeiting Coalition,簡稱IACC)2025年年會上,Temu就與國際反假冒聯盟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MoU),同時還以創始成員的身份加入了國際反假冒聯盟新成立的市場咨詢委員會(MAC),旨在為打擊假冒商品的合作樹立新的市場標桿。
Temu和國際反假冒聯盟合作打假 圖源:PR Newswire
對此,Temu美國知識產權合規主管Christine Casaceli表示,和國際反假冒聯盟的合作“彰顯了Temu致力于打造值得信賴的在線市場的決心。”
展望未來,隨著Temu在國際市場持續深耕,以及對電商合規體系的不斷完善,這個將拼多多模式成功復刻到世界各個角落的電商新貴,勢必將進一步改寫全球電商行業的競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