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假工作卓有成效
隨著跨境電商在全球范圍內水漲船高,賣假售假、電商欺詐等不良現象也漸漸浮出水面,暴露在市場監管者的視野之中。
近日,泰國知識產權局(DIP)展示了其與警察、技術犯罪打擊部門(TCSD)和知識產權所有者私營部門代表聯合打擊假冒商品的成果,這些部門組成了打擊假冒商品特別工作組,主要圍繞網絡平臺和各地主要商城展開打假活動。
商務部知識產權局局長Nusara Kanjanakul女士透露了更多細節,她表示,經過不懈努力,今年上半年,打擊假冒商品特別工作組共處理了139起侵權案件,查獲1310373件仿牌商品。
泰國半年時間內處理139起侵權案件 圖源:MGR ONLINE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泰國假冒商品特別工作組揪出了兩家大型假冒商品網絡分銷平臺,并順藤摸瓜找到了70萬件不同種類的假冒商品,包括洗發水、護膚霜、膳食補充劑和手機配件等。不過相關部門并沒有透露出這兩家電商平臺的名字。
剩下的60多件違規商品基本是泰國警方在商業區檢查時查獲的,主要包括各種皮具、襯衫、褲子、配飾和發動機零件產品。一支特別行動小組甚至在泰國曼谷30家大型百貨商店查出了大批假冒偽劣產品。
在商業區查獲假冒皮具 圖源:MGR ONLINE
對此,Nusara Kanjanakul提醒道:“目前,假冒產品正憑借低價優勢大量生產和銷售。因此,我們敦促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務必謹慎,最好選擇價格合理、可靠的渠道購買,不要被低價蒙蔽雙眼?!?/span>
事實上,近年來泰國在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方面從未松懈,各部門協同聯動,構筑起一道全方位的監管防線。
不久前,泰國總理辦公室就發布消息稱,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期間,泰國財務部下屬的消費稅廳積極打擊各地違反《消費稅法》的行為,共計處理了18254起案件,其中就包括多起有關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案件,酒類、煙草、油及油制品、摩托車等品類都是重災區。
泰國相關部門處理大批假冒案件 圖源:prd
經統計,這些假冒商品案件已開出罰款金額達到4億泰銖,預計的罰款總額更是超過27億泰銖,是非常驚人的數字。
二、打假力度越來越大
“泰國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并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侵權問題,尤其是在日常消費品方面。” 商務部知識產權局局長Nusara Kanjanakul如此說道。事實也正是如此,盡管假貨問題依然存在,但泰國電商市場針對假冒偽劣產品的監管和處罰力度也在持續增強。
今年年初,泰國商務部就聯合16個政府部門以及包括Shopee、Temu、TikTok Shop在內的多家主要電商平臺,加大了對線上銷售不合格、不合規以及劣質產品行為的整治力度。
商務部長皮查伊·納里普塔潘表示,根據“通知與下架”政策,任何被認定為不合格的產品將被立即下架并禁止銷售,以保護消費者免受線上劣質產品的侵害。
多個部門和電商平臺聯合打假 圖源:泰國商務部
除了直接下架違規產品外,泰國商務部還承諾從多維度出發,加強產品安全監管,建立起長效機制保障市場秩序,一方面通過發布宣傳資料,提升消費者和商家對合法合規產品的認知;另一方面將出臺產品監測指南,強化監管執行力度。
泰國電商合規化工作有序展開,對于跨境賣家而言,遵守市場法規、確保產品認證和稅務合規,已成為經營的必要條件,一旦賣家觸及紅線,各種處罰就會找上門來。
此前,泰國官方睫毛膏品牌Mae Rung與警方合作,查獲了一起嚴重的假冒產品事件。經警方調查,售假人是一位中國籍男子陳某,其銷售的假冒睫毛膏產品不僅在包裝上和正品極為相似,而且數量巨大,大約有3000件,其中一部分已經裝箱代發。盡管陳某否認自己是貨主,但泰國警方還是對其進行逮捕并扣押了所有假貨睫毛膏。
假冒睫毛膏產品 圖源:khaosod online
根據泰國法律規定,銷售假冒商標的處罰最高可達四年監禁、40萬泰銖罰款,或兩者并罰。銷售版權商品的處罰最高可達四年監禁、80萬泰銖罰款,或兩者并罰。可以預見的是,等待陳某的,將是法律的制裁。
總而言之,隨著全球電商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未來各大市場還會繼續加大打假力度。陳某的案例也給各位賣家敲響了警鐘,切勿為了眼前的一些蠅頭小利,走上一條不歸路。